查看原文
其他

B站网红用新技术“复活”奶奶,网友炸了

机哥 好机友 2023-04-22
"穿越生与死的边缘,与逝去的亲人见面"

这句话,可能要成为现实了。

关注热点的机友可能听说了,B 站一位 UP 主最近利用 AI 技术「复活」了他的奶奶。


这事儿啊,有点复杂,但确实很有意思。

是这样子的……

这位 UP 主 ID 叫「吴伍六」。

他,利用一大堆的新兴技术,包括 AI 绘画、语音合成、AI 智能语言模型等等…

将他刚刚离世的奶奶「复活」了过来。

并且,在视频里与「奶奶」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视频通话」。



首先,他做了一个虚拟的自己。

是酱紫的,他先将准备好一张高清无码的正面照上传到 AI 绘画网站中。

AI 绘画会帮他画一个虚拟的自己。

接着,利用虚拟的画像,在生成软件生成了自己的虚拟头。


随后,照葫芦画瓢,又生成了「奶奶」。


软件会根据照片生成三组图像,从中挑取最满意的一张作为头像。

不得不说,现在的 AI 生成软件,真的是细节感满满。


接下来。

就是让「奶奶」说话了。


通过收集以往通话的录音、录像视频或者微信语言,将音频文件导入到应用。

处理之后,裁剪成若干段的小段。

将这些小段,放进声音合成软件中。

合成软件就能将「奶奶」的声音还原出来。


紧接着,利用最近大火的 ChatGPT 来进行对话的模拟。

ChatGPT 不是需要学习大量的数据吗。

他就提供了数据,让 AI 学习和理解奶奶的说话习惯和生活家庭背景。

这样,就得到了一个「Chat 奶奶」。


一切就绪之后,便到了最关键的一步。

通过网页将所有的素材导入进去。

开始这场”灵魂“的对话。


在这个视频里,「奶奶」的乡音甚至都被软件完美地还原。

配合上利用软件生成的栩栩如生的脸。

他,就好像真的在和奶奶在进行视频通话一样。


在对话的结尾,UP 也用一种呢喃自语的方式去对已故的奶奶作出了最后的告别。


视频一经发出便引来了大量的评论:

有感性派的,上来就是一段散文。

「我创造了你的生命,愿你抓住每一光阴,享受它,滥用它,才是对我最好的纪念。」


有危机派的。

觉得这个技术很可怕,只需要照片就能生成一个同样的 AI,很难想象将一个陌生人当电子宠物养的感觉…


有理智派的。

认为图一乐行,但却做不了精神寄托。


哲学派的网友则认为,这种技术看起来是怀念逝者,实际上是破坏既定认知。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已经开始成为了一种趋势。

行业很早就开始这么干了。

早在 2021 年的时候,英伟达通过一部纪录片自曝:同年 4 月份那场发布会内藏玄机。

后来我们了解到,英伟达的 CEO 黄仁勋当着我们的面,给我们造了个“假”。


在这场发布会里,有 16 秒的时间是由老黄的数字替身完成的。

不光是他自己,就连他的皮衣,以及周围的布景都是渲染出来的。


虽然说,英伟达整场发布会,只有不到 20 秒用到了这个技术。

但是,却“欺骗”了观众三个月的时间。

不仅是老黄,就连歌手也利用 AI 替代了自己演唱


歌手陈珊妮在新歌发布数日后,在微博发布长文,揭示新歌《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是由 AI 模型演唱的。

就连封面也是由 AI 生成的。

据她所说,她期望透过这首歌,促动所有关心艺术创作的人思考。

如果 AI 的时代必将到来,身为创作人该在意的或许不是「我们是否会被取代」,而是「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另外,现在也已经有不少公司在数字生命领域开启了自己的探索。


有的公司表示,虚拟人的创建这些底层逻辑已经非常成熟。

同样的,另一家公司也发布了一项名为“数字生命计划”的创新项目。


这家公司通过数字技术,重现逝去的名人、家人和朋友的形象。

说起数字生命计划。

在《流浪地球2》中,图恒宇不顾众人的反对,将图丫丫的意识存储并上传。

经过数百次的迭代后丫丫有了自主意识,但是受限于技术,数字丫丫只有两分钟的生命。


在量子智能计算机MOSS的运算下,丫丫的生命又从2分钟延长至70年。

这一幕估计不少人都还记得。

诚然,这事儿就像是流浪地球电影里一般,必定是存在着争议的。

而我们,现在大概也正经历着这么一个过程。

当「数字生命」从电影走到现实…

当真的有人通过 AI 手段把亲友「复活」……你,又会怎么看待这个事情呢?

图片来自网络

这也太过赛博朋克了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